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:推动高质量发展,打造城乡融合新格局
元描述: 深圳市“百千万工程”以头号工程的力度,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,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,并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,实现城乡融合发展。文章将深入解读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实施举措、亮点特色和取得的成效,并探讨其对推动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。
引言: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先锋,深圳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。近年来,深圳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全力实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(简称“百千万工程”),以头号工程的力度,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,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。本文将深入解读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实施举措、亮点特色和取得的成效,并探讨其对推动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。
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:打造城乡融合新格局
深圳市委副秘书长、市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办常务副主任韩荡表示,深圳坚持从政治、全局、战略的高度,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抓紧抓实“百千万工程”。通过构建有力的指挥体系、“1+7+11+X”政策体系以及完善的工作推进体系,实现了首年“百千万工程”工作的良好开局。
1. 全域发展,构建高质量发展高地
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以“东进、西协、南联、北拓、中优”为基础,加强协同、加快融合,推动全市域协调均衡一体化发展。
-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: 大力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,加快构建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-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: 加快培育前海、河套、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等重点区域城市功能,实施首批40个城中村统筹规划和整治提升试点,完成230个老旧小区改造;深化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,森林覆盖率达39.2%。
-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: 九大类民生支出超5000亿元,新增基础教育学位超25万个,新增托育机构托位超2.4万个,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21.5万套(间),新增医院床位9200张,新增社康机构54家。
2. 深汕特别合作区:落实“百千万工程”主战场
深圳将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落实“百千万工程”的主战场,以先进理念、更高标准,着力抓产业发展、抓基础设施、抓镇村建设、抓典型示范,推进新型城镇化同乡村全面振兴相结合,打造深圳市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的精彩样板。
- 产业发展: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,新型储能、新材料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为辅的“一主三辅”产业集群逐渐成形。
- 基础设施: 实施乡村振兴“十大行动”,实现通村道路硬化、村庄直饮水集中供水等六个100%覆盖,建设5条“五光十色”都市乡村示范带,完成4个美丽圩镇试点街区建设,全面完成农房风貌提升和绿色农房建设任务。
3. 深圳自身特殊性:探索特色发展路径
深圳自身发展具有特殊性,决定了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必须立足实际,走出一条符合深圳特点、具有深圳特色的发展路径。
- 经济形态: 深圳拥有900多家股份合作公司,既不是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,也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特征,需要着力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,推动股份合作公司向现代企业转型。
- 物质形态: 深圳拥有1000多个城中村,居住人口超过全市的一半,需要分类施策持续加大改造力度,推动城中村向现代花园小区转型。
- 产业形态: 深圳市区内还有耕地4.27万亩,需要打破传统发展种植业的路径依赖,着力发展都市农业,打造集生态、观光、科研、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。
4. 对口帮扶:发挥“五大优势”实现双向合作共赢
深圳充分发挥对口帮扶协作力量,在省内对口地区着力培育县域优势产业,大力提升城镇建设能级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合力奏好“协奏曲”、共绘“一张图”。
- 科技创新优势: 深圳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很强的实力,拥有198家农业龙头企业,一些民营科技企业在农业领域应用走在全国前列,比如大疆农业无人机。
- 金融优势: 深圳金融业发达,可以帮助农业企业和农民解决资金问题,创新开展农业科技金融“百县行”活动,助力对口地区农业现代化。
- 市场优势: 深圳城市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人,在农业消费和出口领域具有巨大市场潜力,并拥有前海农产品交易所、海吉星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农产品交易平台。
- “圳品”优势: 深圳发挥“圳品”高标准、严要求、优品质的品牌优势,创新开展“圳品帮扶”,打造深圳对口帮扶地区消费帮扶的创新模式。
- 规划建设优势: 深圳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走在全国前列,可以利用深圳在城市规划、建设和管理上的经验,帮助对口地区强化乡村规划和建设。
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的亮点特色
- 精准发力,突出重点: 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坚持问题导向,瞄准短板弱项,精准施策,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
- 创新驱动,协同发展: 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充分发挥深圳的科技创新优势、产业优势、人才优势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协同发展。
- 以人为本,惠民利民: 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始终坚持人民至上,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意义
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实施,不仅推动了深圳自身的高质量发展,也为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。
-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: 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实施,推动了城乡要素流动、产业融合和公共服务均等化,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。
-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: 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实施,为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,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借鉴。
- 推动高质量发展: 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实施,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。
常见问题解答
1. 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的目标是什么?
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的目标是推动全市域协调均衡一体化发展,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,实现城乡融合发展,为广东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示范。
2. 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实施举措有哪些?
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实施举措主要包括:构建有力的指挥体系、“1+7+11+X”政策体系以及完善的工作推进体系,并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、城市功能品质、公共服务水平,推动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建设、镇村建设、典型示范等。
3. 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取得了哪些成效?
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取得了阶段性成果,主要表现在:经济发展质量提升、城市功能品质提升、公共服务水平提升、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、对口帮扶成效显著等方面。
4. 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对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何意义?
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实施,为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,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5. 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未来展望如何?
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,精准发力,不断创新,协同发展,为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,实现城乡融合发展,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
6. 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对其他地区有哪些借鉴意义?
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实施经验,为其他地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、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宝贵借鉴,特别是对具有特殊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的城市和地区,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结论:
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实施,体现了深圳市委、市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重视,展现了深圳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、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决心和行动力。相信在深圳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,深圳“百千万工程”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,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